|
【印度】印度外卖市场2018回顾:投资者兴趣浓厚,烧钱大战继续 |
【yindu】2018-12-29发表: 印度外卖市场2018回顾:投资者兴趣浓厚,烧钱大战继续 过去一年,种种事件充分表明印度的食品科技绝非一个“赢家通吃”的行当。2018年,四家资金雄厚的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扩张,与一年前相比,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。当前,食品科技公司一边吸引大额投资, 印度外卖市场2018回顾:投资者兴趣浓厚,烧钱大战继续过去一年,种种事件充分表明印度的食品科技绝非一个“赢家通吃”的行当。 2018年,四家资金雄厚的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扩张,与一年前相比,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。当前,食品科技公司一边吸引大额投资,一边创新供应链与递送机制。此外,外卖公司每两天就会拓展到新城市,公司们还专注于提高单位经济效益。 最主要的是,送货上门服务正博得越来越多顾客的欢心。因此,zomato 和 swiggy 这两家食品科技公司最近跻身于独角兽公司之列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 数据表明,相比于2017年,食品科技今年的交易量跌至五年来最低水平,然而交易值至少是原来的十倍。印度的食品科技公司在2018年至少吸引了17亿美元的机构投资。 swiggy 通过三轮规模巨大的融资,成功抢了风头,本年度最终以10亿美元的大额融资高调收官,其市值也飙升至30亿美元。如今,该公司身后的投资者包括许多知名投资者,比如 naspers、腾讯、以及俄罗斯亿万富翁 yuri milner 领导的 dst global。 蚂蚁金服是 zomato 的主要投资者,通过两轮投资,让 zomato 跻身行业前列。 背靠风险资本的创业公司还有 faasos、innerchef、hungerbox 以及 foodybuddy。 当这些公司筹集资金时,打车行业巨头 uber 与 ola 旗下的 ubereats 和 foodpanda 也在持续发力,期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。 大量的资金流入为该行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。市场调研公司 forrester research 的高级预测分析师 satish meena 说:“由于2017年末期至2018年筹集了数百万美元,食品科技公司的开支增长巨大,顾客订单量也随之增长”。 外卖平台与“云厨房”进军新城市,将数千家餐馆带到线上,打造了迎合不同用户、各类场合的品牌。redseer 咨询公司项目经理 rohan agarwal 如是说,竞争者引进“云厨房”模式后,能够应对供给缺口,这一模式有助于把各类品牌扩张至城市中陌生或薄弱的区域,同时也能增加其平台上的餐馆数量。 前车之鉴 经历了长期低迷之后,食品科技才于2018年迎来繁荣。2015年,企业家与投资者经过最初的欣喜之后,行业中先行者、效仿者皆止步不前。 随着合并潮的到来,2015与2016年,兼并收购多达24起。 去年年中,食品科技公司微调商业模式、改善单位经济效益之后,复苏的苗头显而易见。这一转变的核心正是低廉的送货成本和增加的市场渗透率。 2017年,打车行业巨头 uber 和 ola 参与角逐后,竞争日益激烈。去年五月,uber eats 的送货业务进军印度,而本土企业 ola 则于十二月收购了德国公司 delivery hero 旗下的印度子公司 foodpanda。 就职于 redseer 的 agarwal 说:“新的竞争者有打车行业母公司的支撑,他们的到来加剧了市场竞争”。 2017年,平台和“云厨房”成为了食品科技公司为了拓展规模可以选择的两个模式。平台既能聚合、宣传餐馆,又可以采用科技主导的物流设施递送食品。“云厨房”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制,操作者试图打造食品行业的三大元素——品牌、技术和物流,进而控制整个流程,以便盈利。 2018年,两种模式的互相依赖日益增强。绝大多数餐馆依赖送餐业务增加知名度、改善后勤管理,而平台则建立自己的设施或向第三方供应商投资,进入“云厨房”的领域。 2017年11月,swiggy 开发了“云厨房”程序 swiggy access,旨在为其合伙餐馆提供专门的后厨设施,缩短送餐时间。zomato 投资了第三方“云厨房”公司 loyal hospitality,该公司为餐馆提供随时可用的厨房。 与此同时,“云厨房”正制定一项多品牌策略。四大“云厨房”中有三家——faasos、innerchef、box8 赞同创立多种品牌,迎合不同场合、各类顾客,而 freshmenu 则坚持单一品牌。 收益增长 这些战略转变已经开始影响经济效益,2017-2018财年,大多数知名食品科技公司的收入都有可观增长。 swiggy 和 zomato 各自的净销售额约为6400万美元。swiggy 本年度的净销售额是上一财政年的三倍之多。 faasos 的“云厨房”模式也开始收获成效,截至2018年3月,公司收益增长了67%,而 freshmenu 收益增长了72%。其他的公司尚未公布最新财务数据,ola 旗下的 foodpanda 以及 uber 旗下的 uber eats 并未透露送餐业务的单独数据。 食品科技公司一再寄希望于诱人的折扣,导致亏损仍是行业中的一大问题。 任职于 redseer 的 agarwal 说:“打折无非是想让顾客尝试一下,体验一下新的平台。这并非长久之计。然而,这些公司都财力雄厚,再者,这一行业在互联网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,投资者也愿意出钱让折扣进行下去”。 展望 就增长与扩张而言,2018年是极具突破的一年。专家认为,2019年,领跑的竞争者会明确今后的发展路径。 swiggy 宣布拓展超本地配送业务,zomato 已开始落实其“农场到餐桌”战略。 除了用户间的取送服务之外,swiggy 计划将送货业务拓展到其他领域,如食杂、医药,力争在递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此外,该公司还有望进入微小递送领域,提供订购服务,如牛奶、面包和鸡蛋。 以 hyperpure 为开端,zomato 期望转变为“一站式食品商店”。hyperpure 是为其合伙餐馆供货的平台,餐馆所需物品,一应俱全,包括农场直接供应的蔬菜、水果、禽类及日杂。 其他竞争者将坚持地域上的扩张和折扣。食品科技公司大致将围绕家庭厨师、工作餐、网络厨房、预定递送、顾客忠诚度展开尝试,以期留住顾客。 长期来看,哪种策略会胜出,还有待观察。在找到具备明确盈利方式的可靠模式之前,若要脱手时大赚一笔,高估价仍是投资者的最佳选择。 印度yindu相关"印度外卖市场2018回顾:投资者兴趣浓厚,烧钱大战继续"就介绍到这里,如果对于印度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,谢谢对印度yindu的支持,对于印度外卖市场2018回顾:投资者兴趣浓厚,烧钱大战继续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。 (【yindu】更新:2018/12/29 17:35:46)
![]() |